top of page
搜尋

花非花 霧非霧

himan56

花非花 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白香山句

丁丑嘉平之月

幻園林天衣


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印林雙月刊雜誌第一卷第六期介紹林天衣先生專輯,專題附有先生的照片,背景是先生的草書大作,先生作俯首閱卷狀,顯露出的是一種沉默靜穆,溫文儒雅的文人氣息,令人不勝景仰。


每年春節後元宵前,石璽齋新春試筆是石璽齋同門的例行活動,王北岳老師會邀請一、二位書法篆刻界的前輩與會並示範揮毫,並提供與會同學摸彩,十幾年來邀請的書家包括吳平先生、張光賓先生、王靜之先生、廖禎祥先生、陳昭貳先生、杜忠誥先生、林天衣先生等,其中天衣先生是出席次數最多也最受大家喜愛的前輩,先生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現場揮毫有求必應,還另會準備數件平日的長幅大作提供摸彩,為大會現場帶來驚喜。我專責先生的交通接送,得以進一步的親近先生。

先生住在新店市區的一處一樓公寓,距我家不遠約十分鐘的車程,獨生女兒長居美國,六十多歲時太太過世後,三十幾年來一直過著獨居的生活,退休前任三線一星高階警官,退休後就以寫字、刻印、畫畫、看書做為生活的重心,深居簡出,平日同鄉故舊時有往來,但除聯展邀約之外並不常參與藝文界的活動;書法以草書用力最勤,篆書則多作彛鼎金文,楷書皆出北碑意趣,北岳老師曾推崇天衣先生的草書造詣,健在的書家鮮少有過之者。篆刻則經浙皖而窺秦,章法嚴謹,筆畫粗放,意蘊深厚。山水畫師承元末四大家,而以大癡 、仲圭為依歸,布局綿藐筆墨蒼勁,間以篆法寫竹,圓勁蒼渾,姿態曼妙。


先生獨居多年乏人照料,住處堆滿雜物而顯得擁擠,以二張可折收的簡陋方桌覆以軍毯拼成書桌,桌面也有點雜亂,大小毛筆套著筆套隨意放置,寫字的時候,就將半乾的筆頭和著墨汁在硯台上壓一壓,不計工拙的就揮灑起來非常隨興自在。每次去探望他,老人家都顯得很開心,會取出他的近作,操著濃濃的福州鄉音詳細的為我解說,說到得意處亦頗沾沾自喜。


對於書法篆刻先生也為我講授了他的心得,他說寫字無論字體大小,不能僅用手指或手臂的力量,要運用全身之力,以腰力運筆;篆刻章法最為緊要,不只整個印面要布置穩妥,每一個字單獨來看也要穩妥。多次親見先生揮毫,自在輕鬆從容不迫,以意導氣,以氣運筆,像極了打太極拳的意韻。多年來依照先生提示的要領練習書法確實受益良多。


過往期間與呂國祈兄共同為先生整理篆刻作品集一百零八方印成觀心齋印存四冊。先生曾送我有十幾幅書畫作品,其中我最喜歡圖示的這幅白香山的(花非花),筆勢連綿宛暢,通篇神完氣足,細細品味令人心曠神怡。


先生晚年歸返故里移居泉州,民國九十三年我前往福建作尋根之旅順道造訪,那時已高壽九三,神采依舊行動自如。一百年泉州來電告知先生謝世,享壽百歲。雖隔多年,每每憶及親近先生種種仍不勝感懷。

7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訂閱表單

感謝您提交以上資訊!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2020 by MingLiangChiang.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